mRNA疫苗脱颖而出,它究竟是“何方神圣”?

发布时间:2020-11-30 16:19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百替生物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竞赛正在进行,据世界卫生组织称,目前全球有54种新冠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十多种疫苗已在后期临床试验阶段,在这些众多候选疫苗中,mRNA新冠疫苗脱颖而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11月16日,Moderna公司宣布,其基于mRNA技术的新冠候选疫苗mRNA-1273在三期临床试验COVE的首次中期分析中达到了主要疗效终点,在保护出现症状的COVID-19疾病方面有效性为94.5%;11月18日,美国辉瑞公司公布其和德国BioNTech公司联合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保护效率高达95%,这意味着世界上首个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的新冠候选疫苗诞生,如果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mRNA疫苗获得批准,这将是同类疫苗中的首例。

 

mRNA疫苗

 

一、作用原理

首先在体外合成编码特定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然后将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注入体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在体内合成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mRNA疫苗的制备不需要获得和培养病毒,只需要知道病毒的遗传物质序列,就可以设计出针对性mRNA片段,并在实验室中很容易地合成出来,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设计并生产出疫苗。

二、种类及开发机制

1、自我扩增RNA疫苗:使用甲病毒属(27个成员病毒,均由媒介昆虫传播)基因组,其中编码RNA复制机制的基因是完整的,用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代替了原病毒的结构蛋白编码基因。这类RNA疫苗能够在体内自我扩增,很少的量就可以引起较强的免疫反应。

2、非复制型RNA疫苗:在体外转录好的一段编码抗原蛋白的完整mRNA,包括5’和3’的未翻译区,5’端有帽结构(UTRs,一种调控序列),3’有Poly(A)尾,用于稳定mRNA和促进转录;同时mRNA还有多种碱基修饰来提高mRNA的稳定性,最后利用纳米脂质体等递送技术将mRNA递送至细胞内,从而翻译抗原蛋白,引发免疫反应。

三、关键技术

虽然mRNA可以发挥疫苗的作用在1990年代就被发现,但是随后的发展并不顺利,mRNA的稳定性和药物递送是主要问题。裸露的mRNA很容易受到体内RNA切割酶的攻击,mRNA也需要被高效地递送至细胞内从而进行翻译,发挥功能。

近年来mRNA疫苗快速发展也是得益于RNA的修饰以及递送技术的发展。以Moderna公司为例,其Nucleoside-modified mRNA极大的提高了mRNA的稳定性,且能够调节mRNA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纳米脂质体颗粒(LNPs)能够将mRNA包裹在内,进一步提高稳定性,也能够高效地完成mRNA的细胞内递送。

脂质纳米颗粒是最先进的递送系统,最初在 siRNA的递送中就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LNPs是以脂质为基础的递送系统,由阳离子脂质、辅助脂质、胆固醇和聚乙二醇(PEG)组成稳定的颗粒,其内核中携带mRNA并保护mRNA不被降解,同时LNP的亲脂性可以使颗粒和受试机体细胞膜融合,递送mRNA进入机体细胞内。 

四、优势

1、安全、副作用小:没有真正的病毒注射到人体,只是激发了人体免疫反应,mRNA不会感染或者整合进基因组,因此不会带来感染或突变的风险。

2、有效性强:一般的流感疫苗,只有约50%的有效性,而医学界预计mRNA疫苗有效性在60-70%。

3、研发生产速度快:常规疫苗的制造需要5-6个月,而mRNA疫苗有望在40天内即可完成生产制备,研发时间大大缩短,可更好地应对突发的传染病疫情。

 

普略医学纳米医药技术

 
普略医学聚焦纳米医药技术,包括纳米载药技术、通用纳米晶技术、膜囊泡载药技术、肿瘤个体化纳米疫苗技术等,为肿瘤、心血管和炎症等疾病方向的研究组织和机构提供临床转化和研发支持。平台齐备纳米药物设计、合成、表征,药理药效、体内外生物学评价和机制研究等实验室,可快速产出重大疾病诊疗创新医药技术成果,和顶级研究型三甲医院1100多个专家组深度合作,可保障转化和研发项目的高效实施。
普略医学一直以来秉承“引领医学科研,提升人类健康”、“攻克重大疾病”的愿景和使命,为社会创造转化医学价值。普略医学“研究院+转化技术平台+研发管线”的运作模式,可为医疗健康领域的进步源源不断地贡献高效创新力量。非常欢迎感兴趣的医药产业界朋友一起合作,共同发展,加速重大疾病诊疗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临床转化和研发。

本期服务顾问

咨询在线QQ

服务热线

400-611-2850


服务和特性

价格和优惠

扫微信咨询我们